【和孩子相處的5不6法,發展出有溫度的對話】 i 教養 | 育兒集美 | 漢子媽Gini

「教養是真誠的互動與對話,而非單一方面的訓誡。」

線上結業式,先聽校長怎麼說



疫情關係以及暑假的來臨,

孩子們在家上課,家長們在家上班,

稍微一個擦槍走火家裡可能就會發生災難,

因為身體上的疲憊加上精神上的凌遲(誤),

我們極有可能在小事情上和孩子發生衝突。


仔仔穿襯衫、打領結,很有儀式感的裝扮 ( 老師說,少了網美燈,哈哈哈~!)


 

即便我們都知道破口大罵不是淑女的行為,

但彷彿當上了媽媽就會被冠上潑婦罵街的既定形象,

(誤會啊!人家明明一樣還是當初的那個少女呀)

究竟為何親子間要和諧相處如此困難呢,

(唱:相愛沒有那麼容易~每個人有他的脾氣)

校長致詞是預錄,Meco 把攝影機關掉,開始摳指甲 ( 小心我跟妳們校長講喔~!)


 

好好地和孩子們相處其實不難,只要拿出衣架,

去陽台晾一晾衣服(不要誤會啊!)也曬一曬自己的心情,

等待情緒曬出了陽光的味道,恢復了平靜,就可以和孩子對話了,

而對話與訓話的差別在於,我們是否傾聽、了解孩子的感受與需求。

 

教育家李崇建說;「這是一個從『聽話』到『對話』的年代」。

過往的教育,大人只說不聽,因此小時候的我們多少應該都受過委屈,

既然我們懂得那種感受,如今,我們可以便避免讓孩子們感到孤獨。

 

相信大家都聽過「薩提爾」,詳細內容大家可以閱讀相關書籍會更加了解,

漢子媽這裡只簡單的說明概念以及和孩子相處的要領。

薩提爾認為人就像一座冰山,這個我明白,

曾經我也被說過像冰山美人(欸不是!這位媽媽請節制)

我們的行為言語都只是水面上冰山的一角,

絕大部分的感受、觀點、想法等更深的層面都在水面下。

 

所以,我們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們進行深度的對話,

冰山的對話往往不是聚焦在問題之上,卻可以意外解決了問題。

原因是我們讀懂了孩子冰山下的感受跟渴望,

接納了孩子們的感受,彼此也有了深刻的連結。


本篇圖文有點不符,看官可以分開感受我沒關係



說了這麼多
(原諒當媽的就是話多了些)重點來了!

和孩子進行對話的時候有 5 不和 6 法

 

首先是作家李儀婷提出六個讓自己的高張情緒安穩下來的方法

1.覺(感覺):將關注從孩子身上拉回,關心自己的狀態

2.知(知道):辨別自己的情緒,是爭執時最快回復理智的方法

3.手(鬆手):不被情緒控制,不聚焦於衝突,遠離現場拉出安全距離

4.允(允許):引導自己,允許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試著發洩情緒

5.納(接納):接納自己存在的各種情緒,理解並認同自己是完整的人

6.心(用心欣賞):用心欣賞自己,肯定不放棄與孩子溝通的自己


平穩,是開啟對話的唯一道路。

用這六個方式穩定心情,不讓情緒影響生活品質。

 

接著是教育家李崇建提出五個和孩子對話時不要有的行為:

1.不指責

2.不命令

3.不說教

4.不引導孩子說出大人想要的答案

5.前三句不問「為什麼」和「你覺得呢」

每天練習這種有來有往的「乒乓球式對話」,可以增進親子間的了解

但記得大人要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,再去面對孩子的情緒,

最後便可以與孩子開始談話。

 

先用專注地傾聽取代高壓的態度來開啟對話,

詢問孩子對事情的感受,讓孩子有被注意、被尊重的感覺。

像是我會先問「剛才發生的事情,讓你有什麼感覺?」

 

再來,以好奇的角度探索之間的衝突,聚焦於問題,

但先不要以過來人的姿態,或自己的價值判斷去回應孩子,

這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深層需求受到了忽視

可以先這麼說:「剛才你用力摔了東西,是因為你很生氣嗎」

把「再怎麼生氣,摔東西就是不對的行為」吞進肚子裡

(爸媽們請放心,肚子不會因為吞下這些話就變大的)

(你問我那麼是為什麼變大的呢?……這個嘛我們先不要去深究好了)

 

最後,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,欣賞孩子的努力,

在結束的時刻,把負向的行為轉為正向價值,

告訴孩子:「我很高興你願意對我說出這些感受...」

也可以教導孩子發洩情緒的方式,別讓孩子憋著在心裡頭,

適當的紓壓(例如露營和運動),可以讓孩子更有智慧去處理情緒。

 

因為我非常注重孩子們的感受和禮貌,

所以會希望自己也用尊重的態度對待他們,

讓他們從每一次的對談中獲得體悟,

也增進我們之間的感情。

 

以上是不專業的小小分享,

希望大家也可以分享自己怎麼與孩子們相處,

我們一起討論如何維持優雅淑女,

又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吧。

 

參考資料:

薩提爾的親子對話

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
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75733 

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76755 

我要留言